上野公園魯迅先生塑像

魯迅,原名周樹人(1881年9月25日—1936年10月19日)。浙江紹興人,字豫才,十七歲之前曾用名周樟壽,后改名周樹人。以筆名魯迅聞名于世。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、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。1904年初,入仙臺醫(yī)院專門學醫(yī),后從事文藝創(chuàng)作,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。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,其中著作約500萬字,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。作品包括雜文、短篇小說、詩歌、評論、散文、翻譯作品等。對“五四運動”以后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。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、思想家、革命家,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,可謂知言。
魯迅是中國近代著名作家,原名周樹人,以筆名魯迅聞名于世。魯迅早年學醫(yī),后從事文學創(chuàng)作,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、思想家和革命家。為了紀念魯迅,常常在很多學堂、紀念館等地擺放魯迅銅像,這是一種精神的象征,魯迅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依舊有著深遠的影響,魯迅銅像也是我們對他的精神寄托,對他的緬懷。
石雕人物即使藝術品,也是一種構景之法。園林之中,唯有山水才是觀賞的重中之重。在園林中,表現(xiàn)的是它的自然美,綠樹花草的生長,假山的屹立,水流的繪聲繪色,一次機構向展示出園林的自然風景,接近自然,感受自然,親近自然。讓自然風光美化園林之景。這種藝術的展現(xiàn)也是自古以來的表現(xiàn)風格。在本來就有特色的園林中,再添加一種藝術品,不就更顯得格外的擁有藝術氣息了嗎?顯得更為壯觀。園中置石雕,可以想象它的靚麗。
人物肖像雕刻是指用各種可以塑材料或可雕、可以刻的硬質材料。創(chuàng)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以看、可觸的人物形象。然后用以反映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、并且用它來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情感、審美理想的一種藝術。由于美術的來臨,中國的人物雕塑也慢慢興起來。因此人物肖像雕刻作品也就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