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壽石香爐

石香爐是中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,在中國眾多的文物中,石香爐可謂是一顆璀璨明珠。在青石器時代的晚期石香爐便已經(jīng)開始出現(xiàn)在貴族的生活中。后來兵器的石材逐漸被鐵取代,石開始逐漸的出現(xiàn)在各種生活用品上,各種造型精美的石工藝品開始出現(xiàn),石香爐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動。
各種精美石香爐都是藝術(shù)品的精粹,其藝術(shù)魅力在于造型古樸凝重,恬靜典雅。其色澤細膩滋潤,溫柔雅麗,或紅斑綠銹,古意怏然。但凡這類石香爐,只要不傷不殘,無論有無款識,都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。例如,東漢、魏晉盛行的博山爐,其爐蓋像座小山,并雕鏤人物野獸;宋代高腳三足鼎式獸面紋青石器香爐;明代宣爐和蟠龍款繩紋立耳石香爐等等眾多石雕作品,都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。
焚香是古人的傳統(tǒng),用香熏衣見客時才不會失了禮儀。古人讀書時也必然焚香,驅(qū)除室內(nèi)的濁氣,讀書才會更加專心。佛教盛行后石香爐更是在寺廟中大范圍的出現(xiàn),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黎民百姓都會在石香爐里點上自己的一炷香,祈求生活越來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