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鋼雕塑老虎

虎的體態(tài)雄偉,毛色綺麗,頭圓,吻寬,眼大,嘴邊長著白色間有黑色的硬須,長達(dá)15厘米左右。頸部粗而短,幾乎與肩部同寬,肩部、胸部、腹部和臀部均較窄,呈側(cè)扁狀,四肢強健,犬齒和爪極為鋒利,嘴上長有長而硬的虎須,全身底色橙黃,腹面及四肢內(nèi)側(cè)為白色,背面有雙行的黑色縱紋,尾上約有10個黑環(huán),眼上方有一個白色區(qū),故有“吊睛白額虎”之稱,前額的黑紋頗似漢字中的“王”字,更顯得異常威武,因此被譽為“山中之王”或“獸中之王”。
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。捕食時異常兇猛、迅速而果斷,以消耗最小的能量來獲取盡可能大的收獲為原則。但捕食猛獸時,若沒有足夠的把握絕對不干。老虎在亞洲沒有天敵,由于腳上生有很厚的肉墊,老虎在行動時聲響很小,機警隱蔽。它在雪地上行走時,后腳能準(zhǔn)確地踩在前腳的足跡上。
老虎遇到獵物時會伏低,并且尋找掩護,慢慢潛近,等到獵物走近攻擊距離內(nèi),就突然地躍出,攻擊背部,這是為了避免遭到獵物反抗所傷到。老虎會先用爪子抓穿獵物的背部并且把它拖倒在地,再用銳利的犬齒緊咬住它的咽喉使它窒息,直到獵物死亡才松口。這種攻擊方式也是貓科動物最典型的攻擊方法。老虎特殊的攻擊手段是咬斷對手的脊椎,在大型貓科是較常見。
玻璃鋼動物雕塑是造型藝術(shù)一種,又稱動物雕刻,是雕、刻、塑三種創(chuàng)制方法的總稱。由于中國動物雕塑起源于工藝美術(shù),因此大部分動物雕塑作品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實用性;注重動物形態(tài)刻畫,并對塑像加彩,塑繪結(jié)合,互相補充,使得作品具有和繪畫一樣的美感和欣賞價值;注重以形傳神,以凝練的動物雕塑語言,表現(xiàn)高度的意象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