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(nóng)村庭院裝石雕龍頭

龍雕塑之所以具有這種文化象征意義,是和傳說及神話中龍在天則騰云駕霧、下海則追波逐浪、在人間則呼風(fēng)喚雨的無比神通有很大的關(guān)系,但更重要的,是因為龍幾千年來常常成為中國奴隸、封建社會最高統(tǒng)治者的 獨家專利 ,是皇權(quán)的代名詞,因此,皇帝自比為 真龍?zhí)熳?,身體叫 龍體 ,穿的衣服叫 龍袍 ,坐的椅子叫 龍椅 ,乘的車、船叫 龍輦 、 龍舟 總之,凡是與他們生活起居相關(guān)的事物均冠以 龍 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權(quán)。
龍的另一個文化象征意義是出類拔萃,不同凡俗。龍是神物,非凡人可比,所以人們常常又把那些志向高潔、行為不俗、很有能耐、出息和成就的人稱為 龍 。當(dāng)年諸葛亮葛孔明在南陽躬耕隴畝尚未出茅廬時,自比管仲樂毅,號臥龍先生,意思是空有鴻鵠之三志而懷才不遇。